王嘉明 - 導演

簡介

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助理教授、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團長。創作具有複雜曲式與兼具實驗性/大眾化的特點,並透過表演形式的特殊設計,與演員共同挖掘、面對和思考劇場表演的可能性。作品曾五度入圍台新藝術獎,並以《殘,。》(2008)獲評審團特別獎、《膚色的時光》(2012)拿下年度大獎。2018 年,與日本共製作品《珈琲時光》受東京藝術節邀演。2019 年,《親愛的人生》獲巴黎秋天藝術節邀演,為藝術節創立48 年以來的首次邀臺灣戲劇作品。2009 年受邀擔任高雄世運開幕第三段導演,2014 年受邀擔任第五十一屆金馬獎電影複/決審評審。2014 ~ 2016 年擔任傳藝金曲獎策展人與典禮導演。

獲獎

作品

戀人必修的愛情政治學,雷哈爾輕歌劇的當代新觀點

慾望,會說謊嗎?
靈感來自日本文豪川端康成《睡美人》
極致耽美官能、殘酷異色的暗黑童話

莎士比亞最血腥暴力的復仇劇
鬼才導演王嘉明大玩語言遊戲

2003年首演創下熱烈好評,今年適逢演出20周年,將同場地、同形式復刻經典。

無題之島,自然充滿各種命名⋯⋯
曾經,人類對這座荒島有各種想像,都因失敗而荒廢
美好、愉悅的幻想以及野心慾望,在島上形成各種妖怪

首演於2015年的《理查三世》改版再現。權力謀略的政治舞台化為音場,從具象到抽象的聲音跨幅取樣,重新混音莎翁歷史劇,讓歷史情節呼應臺灣政治亂象,探問何為歷史?何為真相?

進化,錯,是演化(而且是隨機的,呃,好像蠻隨便的)
文明,並不是一條筆直的道路(進步是種幻覺)
適者生存,活下來的人不一定是強者(你是說小強?)
物競天擇,沒有來自上帝或是生物的自由意志(很抱歉)
種族大滅絕,更像一顆KTV的切歌鈕,只是不知是誰按下了那個鈕,也不知下次何時會按......

延伸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莉絲‧孟若的寫作技法與觀點,用短篇小說的篇幅搬演漫長的人生,尋找舞台上短篇小說敘事的可能性。全劇抽取不同短篇小說的情節、結構和筆法,依照演員和劇場形式,大量地延伸改寫,將背景放入台灣可理解的生活情境中。

劇名來自侯孝賢同名電影,但並非直接引用電影版的劇本、情節和影像內容,而是將電影中的元素、關係設定和質感,轉化創作。故事描述一棟公寓同時有五個不同年代的設定,每一個角色各自經歷不同的時間感。

延伸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莉絲‧孟若的寫作技法與觀點,用短篇小說的篇幅搬演漫長的人生,尋找舞台上短篇小說敘事的可能性。全劇抽取不同短篇小說的情節、結構和筆法,依照演員和劇場形式,大量地延伸改寫,將背景放入台灣可理解的生活情境中。

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的著名反烏托邦小說《一九八四》做為故事背景設定,另加入契科夫《三姐妹》文本,將故事場景設定在近未來的戰後。在《一九八四》充滿監視的世界裡,放入三姐妹的一家子,在這樣又緊密又彼此依賴的屋簷下,究竟什麼是互相理解?什麼又會是自由?

十週年復刻,推出 20、30、40 特別版,由三組不同年齡的演員在三週內接力演出,看不同世代的演員對愛情的不同詮釋。這也是此製作的封箱演出。

從前作《理查三世》延伸,延續「聲身分離」 的手法,並推向極致,通過「樂隊」的概念連結扣合至各面向的聲音使用。演出出全程開放觀眾打卡、拍照放上社群媒體,場內/場外,線上/線下,一同見證且書寫歷史,成為後真相時代的最佳隱喻。

莎妹劇團與日本第七劇場的國際共製計畫「交換手札」三年計畫首部作品。第一階段的合作以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出發,分別搬演《地下室手記》、《罪與罰》,兩個團隊交換一名的演員,共用設計群,互相挑戰文本、語言、聲音、空間與演員身體的可能。

一則未來寓言,以氣候異常的未來時空隱喻客家族群的生存處境。演出融合不同音樂類型,從Pink Floyd的概念式專輯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和The Wall發想,以故事架構、議題與對話為主軸,配合搖滾和迷幻曲風,在客語饒舌或歌唱中建置出一種奇幻的空間景象。

以現代劇場手法塑造嶄新風貌的「媚怪布袋戲劇場」,打破傳統彩樓的框架,將演師、樂師請出幕後,鑼鼓樂串絲竹樂,讓布袋戲裡的每一個元素更為鮮活靈動。選用《聊齋》中的故事,以情感與欲望為內在主軸,從感官六識出發,結合彩樓組件的表演,鬼、神、妖、狐勾引人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在黑盒子空間裡,發揮前所未有的狂想空間。

從《時間的女兒》切入,改寫莎翁歷史劇《理查三世》。抽絲剝繭,發現流傳幾世紀、令人堅信不移的惡人肖像,卻可能是王室政治左右的結果;真相可以建構,擁有權力者書寫歷史。透過即時影像、現場配音、人偶同台等形式,探討人在權力結構中的生存手段、建構系統的運作邏輯,見證真相的生產與製造。

以「物件」為主題,各自從物的造型外觀、材料特質和功能符號,或關注物的脈絡,或延伸物的想像,或顛覆物的定義,以「物的劇場」尋找新的觀看與敘事方式。隨手可得的日常物品,如何觸發靈感,轉換為創作的媒材?當舞台上的主角從人變成了物,又能翻玩出什麼樣的可能性?

導演王嘉明的「常民系列」之三,鎖定台灣受全球化浪潮以及日本各式流行文化影響的九〇年代,書寫消費主義與資本社會所建構的幸福論。演出採日劇十一話(集)的結構,濃縮台灣九〇年代的集體記憶,舞台就是一個攝影棚,配合現場拍攝以及即時投影,變換場景。語言大量夾雜日語和台語,配合字幕,以突顯異質空間和文化的脈絡。

一個結合流行文化與劇場的跨界製作,十二個角色,四十場巧妙佈局的懸疑場景,雙面舞台交錯的繁複調度,十五首重新編曲的陳綺貞情歌,交織一台撲朔迷離的推理愛情故事。改變觀眾全知的觀看習慣,舞台設計在劇場的中間設計一堵牆,情節如碎片般在牆的兩面上演,觀眾只能選擇觀看一面的演出,並透過現場投影以及聲響,拼湊出推理的線索,不到劇終不能窺見事件發展的全貌。

剝除繁複的舞台元素,回歸極簡的劇場條件,魏瑛娟,王嘉明,徐堰鈴和Baboo,四位駐團導演在一桌二椅的遊戲規則下,各自以不同主題和形式,切入表述,探問劇場本質。

以一代武打巨星「李小龍」為象徵核心,重返台灣70年代,呈現一段對「龍」的追尋、迷惘與失落的故事,書寫70年代台灣與世界政壇的局勢變化及身分認同的處境。

以麥可傑克森最具代表的音樂專輯:好怕(Thriller)、好壞(Bad)、好危險(Dangerous)為三大核心精神和段落,以對麥可的記憶及其之於創作者的象徵性,從台灣人的角度去詮釋這個文化素材,拼貼台灣80年代的新聞事件和通俗流行文化,同時「追憶」、「回顧」和「告別」整個六年級世代零碎、分歧而美好的共同記憶。

兩位資深的劇場編導創作才子,平時私底下愛好烹調,喜愛美食,是朋友眼中赫赫有名的王大廚。工作及嗜好上的契合,讓兩大才子共同編劇、導演及演出,攜手合作,除了大顯身手彼此的好手藝外,最主要是藉著作菜的觀點和方法,分享彼此不同劇場觀。

這是一齣以語言為主體的喜劇,台詞從日常口語轉化為一句句充滿節奏,時而詩意時而辯證,通篇押韻到底的文藝腔對白。看似真理般戀人絮語的背後,卻充滿對愛情的嘲諷以及因錯置而突梯的語言喜感。外遇、忌妒、性、回憶等八點檔的通俗情節,更是極端的肥皂劇手法,藉以突顯愛情的荒謬。

討論身為人的愛情的生命狀態,引申岀人「殘」的生命樂章。以音樂性的形式切入,嘗試將不同形式和內容的生命片段經驗視為一種「音符質地和空間感」,以此根據五個樂章架構,編織出屬於劇場空間和時間的旋律。

梵谷畫作中「受難的張力」被轉換成演員與梵谷之間的對話頻道,表達出對於創作及生命的熱愛、痛苦、掙扎,以及不停在恐懼中前行的自我燃燒。像是一種魔性、一種附身,不斷地快速變奏,呼應梵谷的精神處境。

結合傳統雜技、小丑、電子音樂、街舞、視覺等不同藝術領域,透過超現實的手法,藉由狼人般爆發的音樂和表演能量,傳統雜技和怪誕的表演美學,讓觀眾重新感受和審視生活的趣味,創造一場老少咸宜的戶外聲光演出。

這是一個以聽覺為核心的無人劇場。場上只有演員們的聲音,透過「聲音—空間—物—想像」的邏輯,為觀眾建構一座幻聽劇場。來自四面各方的聲音將環繞觀眾的前後左右,層層交疊,試圖營造一個「偷聽、竊聽、幻聽」的情境。

劇名來自流行語彙性遊戲「3P」的諧趣暗示。本劇透過置身類似書店的空間場景,重新思索閱讀、知識、學院教育、消費、人際關係、寂寞與快感經驗等,呈現都會生活中多元雜交的樣貌。

Zodiac,黃道十二宮,美國60年代一位連續殺人狂的自我代稱。演出透過兩位演員變換角色,以劇場和影像的不同的時空為交錯座標,建構/戲耍出不同的時空和視覺美學型態。作品透過追溯殺人犯的動機和個人背景,以及社會機制和不同語言/意識型態如何形構殺人犯,多者間的辯證關係。

兩位演員,沒有語言,也無具體的故事情節。演員不斷變換表演的質地與時間感,所嘗試的是不同表演質地的結合。結合錄像多媒體演出,增添了在構築劇場空間美學的意象和意義的素材。

舞台上的一桌二椅與兩個演員不斷重組之間的關係,如同在大磁場下不同磁場間所呈現不同質地的風水,演員做為一個在舞台上完全孤獨,持續可見的個體,展現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交相影響互為主動的情緒圖像。

故事展開於一場研討會,劇中三位角色與侍者,在等待另一位未到的人。漫長的等待過程中,不幸的消息一件件傳來,眾人活在被殺害的陰影下,開始回憶起三年前發生的事件,抽絲剝繭想要找出真正的兇手。

curso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