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受日本觀念藝術家河原溫的啟發,結合「今日」(Today)、「我起床」(I Wake Up)、「我遇見」(I Met)、「我行走」(I Walk)、「我還活著」(I Am Still Alive)等系列作品,試圖提問:我們如何感知時間?如何記憶生命片刻?我如何和世界連結?又,生命的重量如何衡量? 選擇停車場為表演空間,場域特性呼應了現代人感覺時間的方式。
法國人類學家馬克・歐傑(Marc Augé)以「非地方」(non-place),指稱停車場、機場大廳、電梯、交流道、天橋等,串連不同空間的過渡地點,認為其具有一種無歸屬感、無歷史性、短暫感知經驗的特質。「臨時」成了一個關鍵字,時間不為誰真正停留,停車場來去更迭的風景,乘載時間流逝的痕跡;人們於此相遇、群聚,擦身而過、解體,無交集與情感的交流,亦是流動、匿名、面目模糊的。
作品也將延續景觀敘事的探索,表演者的動態、物件的調度、事件的序列、空間的部署,將成為日常與異常,當下與過去,景觀與奇觀,真實與再現,展場空間與社會事件的折返。以停車場為文本,從定義、使用、感知、顛覆、錯置、演繹中介場域的地方性出發,我們重新量度時間與空間,探測日常生活的地理學。
國家兩廳院「藝術基地計畫」駐館創作